我国林草植物新品种成果丰硕
2022-05-24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22北京春季新优花卉品种展示推介会近日举办。在同期举办的直播论坛活动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副主任龙三群介绍,近5年来,我国林草植物新品种年申请量、年授权量持续增加,林草植物新品种成果丰硕。截至2021年底,国家林草局已受理国内外植物新品种申请7008件,授予植物新品种权3404件。
据介绍,国家林草局和农业农村部各自负责受理、审查的植物种类不同。其中,国家林草局负责包括林木、竹、木质藤木、木本观赏植物、果树、草及木本油料、饮料、调料、木本药材等在内的植物品种。“需要注意的是,机构改革后,国家林草局增加了对草原的监督保护修复职能,因此保护名录里增加了草,这类植物新品种也要在国家林草局申请。”龙三群说。
从1999—2021年授权品种植物类别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林草新品种选育工作成绩斐然。自2016年开始,林草新品种年申请量和授权量大幅飙升。2018年以来,林草植物新品种的年授权量均保持在400件以上。其中,2021年共受理植物新品种权申请1442件,授予植物新品种权761件,均创历史新高。
在林业授权植物新品种中,木本观赏植物数量最多,占比达六成。其中,蔷薇属植物新品种授权量最大,达711件,占授权总量20.89%;芍药属、杨属和杜鹃花属也较多。
按授权品种的申请国家分析,截至2021年底,除国内申请人外,另有12个国家在中国获得555件植物新品种权,占授权总量16.3%。国外品种权人的授权品种以观赏植物为主,蔷薇属依然是热门,其次是越桔属和大戟属。
如此丰富的植物新品种离不开育种企业、科研单位的贡献。截至2021年底,全国获授权的林草新品种数量排序靠前的省市依次为北京、山东、浙江和云南,分别有533件、384件、330件和238件。获授权量最多的单位是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分别有249件、201件和129件。
推介会上,首次发布了11个北京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这些性状更优良、抗性更强、开花能力更好的新品种,集中展示了北京育种企业近年来的科研成果。
北京纳波湾园艺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波介绍,月季新品种“首善之花”通过人工杂交培育而成,为茶香大花月季,红色花朵外形饱满,抗病性好、易养护。
月季新品种“流金岁月”株高1.5米、冠幅1.3米,生长直立而丰满,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花瓣多,单朵平均花瓣数量52枚,花朵大,直径可达10厘米。该品种由月季育种专家俞红强通过杂交培育而成,在北京花期为5月中旬,花色为黄色。
申请植物新品种就是保护育种人的权益,开展新品种保护工作的主要目的并非仅仅为了保护,而是为了更好激励育种企业、科研单位培育更多新优品种,促进新品种转化应用,从而为产业发展服务。
近年来,各省级林草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林草植物新品种培育、保护和转化推广应用等,不仅健全植物新品种权行政执法体系、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和宣传培训工作,还出台激励政策、加强政策引导。福建省明确提出,对2015年以来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选育单位予以重奖,每个草本花卉品种、木本花卉品种分别奖励10万元、20万元。
龙三群表示,目前,知识产权相关领域正从法律法规完善、提高审批效率、促进转化应用等方面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我国知识产权数量、质量大幅提升,植物新品种数量稳居世界第一。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首次提出知识产权工作要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提出坚持知识产权强国目标,明确要围绕育种前沿技术和重点领域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优良新品种,提高授权品种质量。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对植物新品种保护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打好种业翻身仗,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关键是要做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龙三群说。
为健全林草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技术支撑体系,国家林草局构建了月季、牡丹、杨属品种DNA图谱数据库,为执法取证提供了技术支撑;承担了6项国际测试指南的编制工作,提高了国际话语权。目前已完成山茶属、丁香属、牡丹和核桃属的编制工作,木兰属和枸杞的国际测试指南正在编制中;印发《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行政执法办法》,并每年组织开展打击侵犯林业植物新品种权专项行动,重点对各种林木、花卉博览会、交易会进行检查,严查侵权行为,净化交易市场。
下一步,国家林草局将修订《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研究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可操作实施办法;继续发布保护名录;增加测试机构建设,完善测试机构布局;通过启动全国优良林草植物新品种转化运用试点单位建设,带动示范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