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公园是城市中展现自然之美、释放生态价值的重要开放空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城市公园绿地建设脚步加快,许多城市开始将公园建设视为绿色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新思路、新定位。

       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单菁菁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从几个重要指标来看,中国建成区绿化率从2010年的38%提升至2020年的42%左右,增长近四个百分点,城市绿地面积相较新世纪初增长两倍左右,公园数量也有了近两倍的增长,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相比新世纪初实现了翻倍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了中国主要城市2020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情况,截至2020年底,广州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位居第一。而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公园评估报告》,人均公园保障度这一指标中,位居首位的城市是大连。

       受访专家表示,现在的公园城市理念不再单单是公园和城市概念简单的叠加,也不单以公园数量来衡量,更重要的是城市发展和建设理念的转变,要从以前的工业逻辑回归到以人为本的逻辑上来,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导向,推动其与生活、生产、生态的协同融合,为城市的宜居宜业提供保障和支撑。

 

广州每人拥有23.35平方米公园绿地

       根据住建部《2020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选取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24个省会城市为样本,截至2020年底,中国主要城市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标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广州、呼和浩特、青岛、贵阳、北京、银川、重庆、南京、福州、深圳。

       广州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23.35平方米,在样本城市中位居第一。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知名城市专家孙不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广州城市的密度很高,特别是老城区,而珠江新城等中心城区则体现大疏大密的特点,写字楼高度集中在一个点,但同时也有临江公园、珠江公园、花城广场等大型公园,这与北京等各个区域开发密度比较相近的城市形成对比。

       位居第二的呼和浩特是北方城市中的翘楚,呼和浩特致力于建设“草原都市”,以打造口袋公园、社区公园为重要途径,截至2020年底,呼和浩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9.29平方米。根据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数据,今年,呼和浩特市将新建、改造提升300个口袋公园、社区游园,不断提高公园、游园绿地服务游憩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平均每人拥有的公园绿地面积仅有 9.05 平方米。单菁菁表示,其原因是上海建成区的人口密度很大,带来了人地矛盾、用地紧张的问题。且上海是历史名城,有很多的历史文化街区、老城区、老建筑,绿化建设的推进难度较大。同时,上海对全国的经济贡献最大,在推进绿化建设下需要兼顾经济发展等因素。

       作为城市中重要的休闲活动场所,公园绿地布局与人口分布的关系也是重要的评估方向。中规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公园评估报告》中以人均公园保障度作为评价指标。

       人均公园保障度是指建成区内人均公园面积总和超过5平方米的区域占比,是城市建成区内公园人均供给量空间分布的基础保障评价指标。

       根据报告数据,中国主要城市中人均公园保障度排名前十的依次是大连、银川、西宁、海口、厦门、南京、南宁、杭州、北京、深圳。

       大连人均公园面积超过5平方米的区域占比76.69%,在报告选取的33个样本城市中排名第一,其主要原因是大连人均公园面积较大的北部和东部区域分布了大黑山、金石滩等大面积的公园绿地,但人口较为稀疏。截至2020年底,大连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3.38平方米。据了解,大连在去年开始着力规划建设一批新的公园,如大连甘子井区的泉水河公园将分三期建设,进一步完善当地公园体系。

 

公园建设与生活、生产、生态融合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宜居宜业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目标,公园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孙不熟表示,现在几乎所有城市都在建设生态,特别是许多滨江城市的开发理念与之前已经完全不同,例如广州的珠江、佛山的东平河,一线沿江地块基本用来建公园。“现在很多新城新区的开发,中心一定是公园。城市用最好、最中心的地段建设公园,就是在贯彻公园城市的理念。”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项目研究员何渊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在城市里建公园”向“在公园里建城市”转变,最终需要回归到以人为本的逻辑上来,推动公园与人民生活、生产、生态的相互融合。

       成都作为公园城市建设的先行者,于今年1月获批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公园城市示范区。根据《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成都不仅将以建设公园城市践行生态理念,还将以此发展都市圈、强化科技创新、激发经济活力。

       “以前大家觉得公园只是锦上添花,是浪费土地,但现在推进产业转型,不再只发展制造业,公园的重要性逐步体现。”孙不熟表示,有研究发现科创人才更喜欢和山山水水打交道,他们并不愿意呆在CBD里面,好山好水也是一种生产力,能够吸附高质量的产业。而不同的产业依赖于不同的空间形态,例如传统的制造业要靠近港口,服务业要靠近CBD,但在发展互联网、数字经济的当下,就要有好的生态和居住环境,建设公园城市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

       如何才能进一步发挥公园的功能作用?何渊源认为,国外的新加坡和国内的成都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对于一线城市、大型城市来说,土地较少,不能大肆建设公园,应该去打造一些公园里的校区、社区以及高新科技园,把公园和这些城市形态融合起来,而不是简单地割裂开。其次,从产业发展来看,要更加发展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例如培育露营经济、暗夜经济这种新的消费场景,把产业、公园和户外资源、人文资源融合在一起,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从要素改革上来说,公园用地的教育、研学、生态等复合型功能需要得到进一步探索,改革一种新的模式,比如新加坡CBD的高楼中间层就建设了一些CBD里的公园,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何渊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