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绿色转型中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
时间:2025-07-07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施志源 黄雪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持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新时代下,讲好全面绿色转型的中国生态环保故事,不仅能够向世界展示中国绿色发展的成就与经验,还能够有效传递中国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共建美好地球家园的决心。
要讲好哪些中国生态环保故事?
要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就要聚焦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揭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要讲好中国推进全面绿色转型的理论创新成果。讲好生态环保故事,不仅要讲故事本身,更要讲清故事背后的逻辑、理念与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讲好生态环保故事要切实做好理论阐释工作,应当全面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讲透讲活独具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成果,突出中国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进程中的原创性贡献。
具体来说,要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理念,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对人类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展现了对未来生态文明图景的宏伟愿景;要讲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这打破了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为推进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撑,引领中国走上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要讲好“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宗旨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彰显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生态福祉的高度重视与不懈追求,是对人民美好生活的深切关怀。
这些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刻融入并引领着我国的全面绿色转型。面向世界讲好这些理论创新,不仅是为了展示我国对绿色发展道路的坚定追求和不懈努力,更是为了促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共同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要讲好中国推进全面绿色转型的制度创新成果。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的进程中,制度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牵引、带动和保障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
例如,通过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推动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通过建立健全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排污许可管理制度、产能退出机制,建立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绿色低碳转型;通过完善交通运输碳排放核算与监管制度,制定一系列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和规范,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通过建立建筑能效等级制度、健全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等,推进城乡建设绿色转型;通过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完善生活垃圾分级分类制度,促进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等。这一系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制度“组合拳”,既明确了推进全面绿色转型的目标、要求与行动指南,也充分表明了我国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决心。
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应当聚焦这些推进全面绿色转型的制度创新成果,向世界分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经验,充分展现完善制度框架、推进全面绿色转型的中国方案。
要讲好中国推进全面绿色转型的实践创新成果。在推进绿色转型的进程中,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绿色转型方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这期间,涌现出众多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案例,不仅反映了我国在绿色转型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也为向世界讲述中国生态环保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要讲好生态环境治理故事。比如,厦门筼筜湖的华丽蝶变,展示出我国在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就;“三北”工程等标志性项目,展示了我国在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的努力;塞罕坝造林经验、右玉荒漠化防治经验、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验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治理实践,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和经验。
要讲好绿色发展与经济转型的故事。讲述中国共产党如何引领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实现从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分享我国在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方面的努力与成果,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措施和实践案例;介绍我国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成就,以及这些领域如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讲好民生改善与环境保护的故事。讲述生态移民工程、生态工业、生态农业以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等一些既改善了民生又保护了环境的实例,展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翔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更加全面、深入地展现中国生态环保故事,让世界更加了解我国在绿色转型上的努力和成就。